继春夏季露营、飞盘之后,秋冬的“围炉煮茶”成功在各大平台走红,成为今年年轻人青睐的新潮流。炉中生炭,盘上挤满红薯、花生、柿子等小食,闲聊之时,炭火噼里啪啦发出细微声响,耳朵巧妙捕捉了信号,探出脑袋往炉子里张望,茶汤沸腾,烟屡升腾,勾勒出人间烟火气。
不止在源头里,这个秋冬围坐在一起聊天取暖的“围炉煮茶”新方式,成了许多人的“新宠”。
据新红数据显示,在小红书平台上“围炉煮茶”话题已被1200万人次浏览,堪称冬日网红新“顶流”。
抖音上“围炉煮茶”话题播放量超过20亿次,多数内容都是围炉煮茶的过程与现场记录。
相关煮茶产品在多个平台的销量,同样节节攀升。不少网友吐槽,自围炉煮茶火了以后,茶壶的价格都涨了不少。
那么如此火爆的项目,乡村景区又该如何抓住这次机遇?
一、挖掘大众情绪,场景营销激发共鸣
不管是在露营,还是在喝茶时,人们总是忍不住的去拍照,想要让这次的出行能更加“出片”。所以在选择装备上,自然就会需要更多的讲究了。
在围炉煮茶时的一些糕点,比如桃花酥、桂花糕等,这些易碎的中式糕点应该摆在釉下彩的陶瓷盘碟里,一个盘子装一个。而像柿子、红枣这些颜色比较鲜艳的水果,放在木托的托盘里才会更加相得益彰。就比如很多人在挑选露营装备时也是如此,帐篷、天幕、桌椅、烤盘、照明灯和水壶等,这些要出现在照片中的装备都是需要精挑细选的。
而这些产品虽然单拎出来并不好看、还很难走进大众的视野里,但是一旦讲这些产品整合成为特定的“场景”,所展示出来的信息就会和年轻的消费者产生沟通的语言。就比如围炉煮茶里的老式火炉、簸箕等,这些产品都要淡出中年人的视线了,但在当下刮起的“围炉煮茶”风潮中,这些产品却成为了象征氛围感与充满岁月的美感。
而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将抽象的“产品”具体化成传播力强、感知力强的“场景”,然后将这些“场景”摆上货架,让消费者在感受生活方式的同时还能看到产品所延伸出来的诸多内涵。
用《场景革命》中的一句话说就是:“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绪。”
相比于被产品本身的功能属性所吸引,新一代年轻消费群体更加看重产品在不同场景下所营造的情绪、氛围、生活方式,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然从包装、口感等维度上升到场景的发掘。
二、玩出花样,让体验更加多元
老实说,“围炉煮茶”的门槛并不高,甚至很多人自行购置装备,居家“整活儿”。但仍有不少商家在翻着花样创新,在风口下入局。
产品创新
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在茶饮上的创新,增加奶茶、果茶等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茶饮。
茶点也可以海纳百川,万物皆可围炉而“煮”。
结合乡村应季食材,推出特色化的定制服务。
比如云南曲靖的一个乡村,高颜值的“爱心”包浆豆腐,成了最受欢迎的“烤物”。
广东的一家农场,则将自家的柴火焖鸡,作为“围炉煮茶”的一个特色菜。
贵阳的一家艺术餐厅卜山艺树,在套餐里加入了口蘑、洋芋、素饼和米酒等,让品类更丰富。
而湖北咸宁的院子里,将当季的螃蟹宴等菜品融入其中。
喝茶是一个引子,完全可以融入乡村民宿的午餐或者晚餐。只要把仪式感做足,氛围感拉满即可。
为了照顾社恐人群,我们可以用4—6人小桌取代传统的环形大桌,给每张小桌配两个小炭炉,一个煮茶、一个烤点心,让顾客自己动手。
对于客人们来说,这份自己动手的参与感,正是完成“煮茶”仪式的重要一环。
也可以增加多元化的服务体验,比如帮助顾客摆盘,提供服装和道具供顾客拍照,提供煮茶课程,提供一些古装表演,等等。
还有一点,可能会有顾客觉得烤物上火,这个时候,你就要能拿出几样养生点心和水果。
场景创新
也可结合节日氛围,比如青岛美术馆的“围炉煮茶”,圣诞树、爱情椅、酒桶桌……不仅浪漫唯美,还融入了当地特色,非常适合拍照打卡。
理念前卫的围炉煮茶,布置成废弃工厂风、朋克风,加入乐队驻唱,做一个小型的音乐会;
也有幕布投影,边喝茶边看电影,让体验更加多元化。
场景上的创新,不仅让年轻人觉得新鲜,也能带动顾客拍照打卡引流。美的、好玩的事物才有长久吸引力。
除了卖套餐,还可以卖茶具、茶叶,做私域社交,更重要的是与客户能够建立连接,吸引他们到乡村、了解乡村、热爱乡村。
小院生活,所求不多,一年四季,吃喝不愁;花木在旁,闲庭散步,空气清新…
建筑家梁思成曾言:“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了一个自己的院子,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我们《有个院子》项目如今已经计划在全国各地城郊离城市不远处的乡村,开发各类院子供您选择…助您早日实现您的诗和远方…
我们致力于让院子不再奢侈,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套院子,拥有院子里的低碳生活和人间烟火…
有个小院,邀你来住,准你有院,批你有地,有院有房,趁来得及,实现您的诗和远方…